主动磁力轴承设计与仿真

  1. 介绍
  2. 原理
  3. 仿真
  4. 参考文献

介绍

主动磁力轴承依靠线圈充电产生的磁力来提供轴承力并实现悬浮:

1)由于磁力轴承具有无接触、无润滑以及无磨损等特点,它可以用于真空技术、净室及无菌车间以及腐蚀性介质或非常纯净介质的传输。
2)完全消除了磨损。因此,磁力轴承寿命实质上是控制电路元器件的寿命,比机械接触应力疲劳寿命要长得多。另外,通过对控制电路的亢余设计或更换,理论上可获得永久性工作寿命,比机械硬件几余或轨道更换要方便得多。
3)无需润滑和密封。·磁力轴承不用相应的泵、管道、过滤器和密封件,不会因润滑剂而污染环境,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产品。
4)耐环境性强。主动磁力轴承能在极高或极低的温度(-253~+450℃)下工作,而被动磁力轴承依然需要考虑磁铁退磁的影响。
5)发热少、功耗低。磁力轴承仅由磁滞和涡流引起很小的磁损,因而效率高,功耗
大约仅为普通轴承的1/10。
6)圆周速度高。磁力轴承转速只受转子材料抗拉强度的限制,因此磁力轴承圆周速度高。圆周速度的不断提高,为设计具有全新结构的大功率机器提供了可能性。

它与滚子轴承在动力学分析上也存在本质性的差别:

  1. 滚子为轴系提供刚度,主动磁力轴承更类似于提供反力,在动力学方程中刚度和力位于等式两边,动力学分析的方式不同。
  2. 滚子轴承绕中心轴旋转,而主动磁力轴承绕惯性轴旋转,这意味着需要额外考虑整个轴系的陀螺效应,这种效应能减小不平衡带来的振动,但也有可能诱发振动。

原理

磁力轴承内置位移传感器,当传感器感应到转子向一端偏移时,这个方向另一端线圈充电,这个方向便会产生吸力。

当传感器接收到一系列的位移数据,便可以通过控制算法比如PID控制,控制线圈的充放电,来达到类似于轴承的效果。

在主动磁力轴承设计时,需要关注几个方面:

  1. 电流密度大太,会影响轴承冷却:
    $$
    Ni=\lambda A_{cu}J
    $$
    N为线圈绕组匝数,J为电流密度,一般控制
    $$
    2A/mm^2\le J \le 5A/mm^2
    $$
  2. 气隙越小·,轴承的承载力越大,但受到加工条件的限制,一般根据轴承直径来选择气隙大小:
    $$
    d<100mm时,x=0.3 - 0.6mm
    $$
    $$
    d<100-1000mm时,x=0.6 - 1.0mm
    $$
  3. 磁极大小受到材料磁饱和的限制,以下参数来自于参考文献[1],可以发现磁极宽度在b=b0承载力最大,但材料出现磁饱和的尺寸在b=10mm附近出现,磁极宽度必须大于该值。

仿真

在Baffalo中的RadialAMB模块中可直接建立磁力轴承,案例来自于参考文献[1], 气隙设置为0.4mm, 定子内径为50mm,定子外径为100,磁极宽度b设为12mm,定子和转子材料为硅钢片,外壳外径为150mm,外壳材料为304不锈钢。设置偏置电流为2A,单个线圈最大电流为10A, 计算磁轴承产生的力。

S=RMaterial('Magnetic');
mat=GetMat(S,[72,80,80,93,92]');
b=12;
x0=0.4;
inputStruct1.x0=x0;
inputStruct1.R0=50+x0;
inputStruct1.R=100;
inputStruct1.N=8;
inputStruct1.RN=100-b;
inputStruct1.b=b;
inputStruct1.l=60;
inputStruct1.Rc=30;
inputStruct1.Rh=150;
inputStruct1.I=[0,10,-10,0,0,0,0,0];
% inputStruct1.Acu=274;
% inputStruct1.I=[2,-2,2,-2,2,-2,2,-2];
inputStruct1.Ib=2;
inputStruct1.ny=12;
inputStruct1.nx=4;
paramsStruct1.J=5;
paramsStruct1.Material=mat;
paramsStruct1.Gap=0.5;
B= bearing.RadialAMB(paramsStruct1, inputStruct1);
B= B.solve();
Plot2D(B)
Plot3D(B)
B=CalMagneticField(B);
disp(B.output.FEA_Force)

通过计算得到的轴承力如下:

0.4984 781.8808

同时还可以得到两个参数,ki和ks, 这两个参数时进行PID控制的关键变量。

在Baffalo中的转子动力学模块RotDyn中集成了主动磁力轴承的PID控制,在分析完动力学后,即可完成对轴承的初步校核。

参考文献

[1] 磁力轴承的基础理论和应用
[2] https://www.feacat.com/2025/07/09/RadialAMB/
[3] https://www.feacat.com/2025/03/04/RotDyn/


本网站基于Hexo 3-Hexz主题生成。如需转载请标注来源,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,欢迎邮件至 392176462@qq.com